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 > 新闻中心 > 延安民俗  > 说说咱们“大陕北”

说说咱们“大陕北”

添加时间:2023-5-4 15:13:22 浏览次数:218 

在陕北这片厚重的土地上,即涌现了像王向荣这样的行腔优美、气势豪迈的陕北民歌歌王,也走出了像王二妮这般纯朴灵动的俊女女,将陕北的天籁之音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。

      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陕北,除了深爱这片土地以外,还爱着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人,形形色色的陕北人,从事着不同的行业,我尤其热爱陕北的乡村文化,它与众不同的语言文化,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民歌——信天游:《东方红》《黄土高坡》《四十里铺》《走西口》《兰花花》《赶牲口》《拥军秧歌》《大拜年》,都证明了这片土地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......

    我们的陕北民歌有信天游、小调、酒歌、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,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、最具代表性,都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,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,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,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 

陕北民歌有鲜明的地域特征:接地气、大气、美气一土得掉渣、大得雄奇、美的撩人在陕北,人们的喜、怒、哀、乐哪一种情感,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。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,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,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,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。这就是陕北民歌。女人们忧愁哭鼻子,男人们忧愁唱曲子”。实际上,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。黄土高原上,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,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。陕北,是民歌的世界,民歌的海洋。   

陕北人还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:货郎用歌声来叫卖,农民用歌声来祈雨,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、娱乐,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,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,用歌来搞社交,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,这些民歌据统计,有8000多首,大多数是反映生活,爱情,婚姻的,大约占到80%,其中以“信天游”为主,可以这么说,“信天游”是陕北人“爱的海洋”,是陕北人年青后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歌来源;陕北的民歌,除了关于爱情,还有用歌来进述历史故事,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的革命民歌,还有在舞台上或唱片里被当成民歌的,其实是曲艺或戏曲。

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。随着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,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。这种变化,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,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。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,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,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,也有长工歌的内容,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、剥削的反抗,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,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。也有很多作品反映平淡的人平淡的事,例如《赶牲口》。

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,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。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,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。